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前夕,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勒夫公布了最终的23人大名单。作为卫冕冠军,德国队的阵容自然备受关注,但这份名单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。 门将位置上,诺伊尔尽管伤愈不久,依然稳坐主力,辅以特尔施特根和特拉普。后防线上,胡梅尔斯、博阿滕和基米希组成中坚力量,但勒夫放弃了经验丰富的赫韦德斯,转而选择了年轻的金特尔和聚勒,这一决定让不少球迷感到意外。 中场方面,克罗斯、厄齐尔和赫迪拉等老将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核心,而格雷茨卡和布兰特的入选则标志着德国队的新老交替。锋线上,维尔纳和戈麦斯的组合被视为进攻的保障,但萨内的落选让许多人大呼不解——这位曼城边锋当赛季表现极为亮眼,却未能进入23人名单。 勒夫的战术思路在2018年世界杯前显得较为保守,依然以传控为主,但球队的边路突破能力因萨内的缺席而大打折扣。此外,诺伊尔的伤病恢复情况也让人担忧,尽管他最终出战,但状态并未达到巅峰。 小组赛阶段,德国队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。首战0-1爆冷负于墨西哥,次战凭借克罗斯的绝杀险胜瑞典,但末轮0-2不敌韩国,小组垫底出局,创造了卫冕冠军的耻辱纪录。赛后,勒夫的用人策略和战术安排遭到猛烈批评,尤其是萨内的缺席被反复提及。 2018年世界杯的德国23人名单,既体现了勒夫对老将的信任,也暴露了更新换代的迟缓。尽管阵容纸面实力强大,但战术僵化和关键球员的状态下滑最终导致惨败。这次失利也成为德国足球改革的契机,为后续的年轻化进程埋下伏笔。德国战车的23人名单:实力与争议并存
核心球员的坚守与新生代的崛起
战术调整与潜在隐患
总结:辉煌后的阵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