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张夏珍
7月中旬以来,奉化体育馆外的篮球场,一到夜里经常灯火通明、人声鼎沸,第26届“虎跃杯”篮球赛进行得如火如荼。作为奉化“社会影响最大、参赛范围最广、运动水平最高”的一项传统性群众体育赛事,“虎跃杯”有着深远影响力。赛前赛后,总能看到一个消瘦的身影,他就是奉化篮球协会秘书长虞布义。
虞布义1953年出生于奉化,1986年起先后担任奉化篮球协会副秘书长、秘书长、副主席、常务副主席,宁波市篮协委员和裁委会副主任,浙江省篮协委员等职,1988年晋升为篮球国家一级裁判员,2018年被中国篮协授予荣誉国家级裁判。
一项体育技能陪伴终生,无疑是一种幸福。从担任奉化中学体育教师起,虞布义与篮球结缘的40年,正好伴随改革开放40周年,见证和推动了奉化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。作为一名“为篮球而生”的奉化篮球人,虞布义积极参与奉化篮协工作,组织培训了业余篮球裁判员200多名,筹划和举办了中美篮球对抗赛等各级篮球赛事300余次,有力促进了篮球运动发展。
奉化篮球协会成立于1986年。起初,奉化篮球水平并不高,氛围也不好。虞布义和协会同事想通过举办比赛,来促进篮球运动普及。“当时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把奉化的篮球发展起来。”于是,协会成立当年,“虎跃杯”篮球赛应运而生,参赛队大多是企业单位。
言之非难,行之为难。组织篮球赛并没有那么简单。缺乏专业裁判、没有规范场地、如何界定运动员资质,各种问题接踵而来。“万事开头难。没有裁判,就鼓励几个有一定基础的人上;没有秩序册,我就自己做。”虞布义回忆。从此,“虎跃杯”篮球赛一年一次,越办越好,奉化篮球基层水平不断提高,还培养出一大批裁判员,也为举办其他体育活动积累了经验,培养了人才。
1987年,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篮球活动,虞布义把主意动在了乡镇农村,“乡镇杯”篮球赛出现了。这项立足农村的赛事不仅参赛队伍众多,连拉拉队都有上千人。为更好地让新奉化人融入奉化,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,他还筹划举办了9届“庆国庆”孙家村新奉化人篮球赛。
奉化篮球运动氛围最好的是西坞,六七十岁的老人也能看懂比赛和裁判的判罚。“曾经我们在西坞办过一次全国篮球邀请赛,不仅球场四周被围得水泄不通,连附近的树上、墙上、屋顶上都有观众。这盛景让不少走南闯北交流的专业队都感叹不已。”虞布义说。
每一次比赛他都第一个到,最后一个走,从赛前协调会到场地布置,甚至连主席台的话筒位置他都要管,可虞布义一点儿也不觉得累。“每场比赛对我来说都是一次享受,我觉得很快乐。”
最让虞布义骄傲的,是现在奉化群众性篮球赛事越来越丰富多彩,篮球运动水平名列宁波市前茅。据不完全统计,奉化每年要举办大大小小篮球比赛和活动二三十次。2017年,区篮协举办了26项篮球赛事。篮球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青少年篮球发展,省青少年篮球比赛,奉化两次勇夺冠军。
近年来,区篮协还积极引进高水平的篮球赛事。两次中美国际篮球赛、CBA全国青年篮球赛、全国三人篮球赛、省大学生联赛……对奉化人而言,在家门口参加或观看高档次体育赛事,早已不是新鲜事。更多的人,也因此爱上篮球。作为功勋人物,虞布义曾荣获浙江体育社团先进个人,2014年被评为“最美浙江体育人”。
“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健身锻炼的意识也越来越强,户外运动、太极拳、羽毛球、门球、气排球等等,球场上、县江边、公园里,随处可见健身的人们。”虞布义感慨,现在运动场地设施好了很多,特别是城区,各种球场建起来了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体育设施是群众开展体育运动的基础。撤市设区以后,奉化力求“后来居上,最美最好”,加快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,文化体育设施投入也逐步加大。目前,我区共有体育场地1752个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.6平方米。共有健身路径1239条,篮球场636片,乒乓球台524台,共建设、修复963公里健身步道。硬件在改善,软件也在提升,各类体育组织发展迅速。目前,区级体育单项协会达到21个,体育俱乐部19个,健身运动队不计其数。
新时代要有新作为。根据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,奉化将以打造15分钟健身生活圈为建设目标,在建设农村、社区、城区3个圈层的总体框架下,继续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。“奉化群众体育活动会更加生龙活虎。”虞布义说道。